进入秋季,新玉米也迎来了丰收的季节,所谓新玉米,即生长成熟收下来的玉米。新玉米并非不能用,而是要放置一定时间,使得其中的淀粉完成转化。当前阶段有大量新玉米涌入市场,养殖户要注意甄别,同时制定相应的新玉米使用管理规范,切忌滥用或无规划地大量囤积。
在掌握科学手段使用新玉米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新玉米对养殖动物而言都有哪些危害,以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动保厂家总结了以下几点:
1. 水分含量大且不稳定
新收的玉米没有经过晾晒,因此玉米当中的水分含量高,在配料的过程中不好掌握配料比例,按照配方标准添加新玉米可能会导致养殖动物能量摄入不足,影响动物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
2. 易引起养殖动物拉稀和过料
新玉米收获后有一个月的后熟期,这一时间段是淀粉转化的过程,新收的玉米内含有一种动物机体难以吸收的大分子多糖,大量饲喂容易造成养殖动物消化不良,导致拉稀和过料的严重后果。
3. 储存难度大,易产生霉菌毒素
新玉米中水分含量高,储存难度大,极易发生霉变,霉变后的玉米容易产生霉菌,衍生出大量的霉菌毒素会破坏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养殖动物患各种疾病的概率大幅上升。
科学研究发现,新玉米需要经过两次熟化后才能使得玉米中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新玉米收下来需要放置一段时间,待其充分熟化后使用。也可以将新老玉米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制,除此之外,最好对新玉米进行晾晒处理,这样能够大大降低玉米的水分含量,使得饲料配方更加精准,同时还能有效预防霉菌毒素滋生,避免对养殖动物机体造成更大损伤。养殖户需要知道的是部分霉菌毒素是肉眼无法捕捉到的,霉变的玉米当中不仅含有常见的玉米赤霉烯酮,还有黄曲霉菌素、T-2毒素、呕吐毒素等多种对动物机体危害很大的毒素。建议在饲料中添加防霉脱毒的保健成分,如万士生物制药研产的畜禽用防霉脱毒剂以及专为蛋鸡研产的除霉黑旋风,可以实现清除黄曲霉菌毒素80%-87%,清除呕吐毒素75%-83%,清除玉米赤霉烯酮毒素70%-78%的良好效果。大幅提升饲料利用率,对养殖动物健康生长保驾护航!